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 的版图上,有一个古老的村子叫赵岭。4000年前,前史12朝古都在这里建都兴国,史称“洛阳”。
旧时,因附近村镇冶铁技艺发达,因而赵岭村以云游四方补锅为生计的小炉匠颇多。每逢春节,炉匠们回到村子里便集聚一块,支起炭炉,化铁为汁,抛洒空中,铁水四散,形成璀璨绚丽的火树银花,以此娱乐民众,欢度元宵佳节。祈求来年风调雨顺,家业兴旺红火。久而久之,渐成风俗。百姓给它起了一个贴切而又美丽的名字——“打梨花”,也称“打铁花”。 打梨花”又叫打铁花,它是中国汉族民间艺术瑰宝中富有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融入了民间信仰、民间舞蹈、民间音乐等生活内容。
据传,孟津赵岭村的打梨花风俗起始于宋代,鼎盛于明清。原料以白铁为佳,尤其是耕田之犁铧为更优。这就是打铁花表演